河南植尚律师事务所

20年经验老律师创办 前30名免费咨询

法律资讯 分类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发表时间:2023-06-05

 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指明的新方向。

(一)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
  对于中华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有着深邃的思考: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北京故宫,到陕西西安博物院;从甘肃敦煌莫高窟,到河南安阳殷墟;从承德避暑山庄,到大运河扬州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带着对中华文明的深沉思索,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
  就在这次座谈会前,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座谈会上,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并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传统中有我们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民族的志气底蕴。只有读懂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为何生生不息,领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何博大精深,才能不断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的独有特质和独特作用。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植根于五千多年文明的文化沃壤,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比翼齐飞,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二)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在2022年10月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释,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只有植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可以说正是这种“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观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实践,我们可以更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智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武夷山朱熹园时,即鲜明指出,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三)

  走过漫漫长路,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应当如何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点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秉持开放包容,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坚持守正创新,需要我们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展望未来,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
相关资讯 400-766-7288
24小时律师免费咨询热线 400-766-7288
张晓飞

张晓飞

擅长领域:民事、商事、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法律业务

王刚律师

王刚律师

河南植尚律师事务所主要合伙人,律所创始人 / 律所主任 / 党支部书记

赵伟丽律师

赵伟丽律师

擅长领域:交通事故、民商事争端解决,企业(公司)合法合规管理

李莹莹

李莹莹

擅长领域:知识产权纠纷、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纠纷处理

王戈

王戈

擅长领域: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合同纠纷、民事赔偿领域

耿新珂

耿新珂

擅长领域:离婚纠纷、家暴、遗产继承、民事纠纷案件处理

李耀鹏

李耀鹏

擅长领域:医疗事故、劳务索赔、经济纠纷、婚姻家庭、法律顾问

王宁

王宁

擅长领域:婚姻家庭、继承、收养、合同纠纷、民商事法律业务

侯文钰

侯文钰

擅长领域:交通事故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医疗事故处理、婚姻家庭事务

杨新平

杨新平

擅长领域:交通事故、人身损害、侵权责任、追偿权、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吕彦蓉律师

吕彦蓉律师

常年从事法律服务,擅长领域: 劳动工伤 债权债务 合同纠纷 融资借款 经济纠纷 

蔡昊律师

蔡昊律师

河南植尚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擅长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

马建村律师

马建村律师

河南植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擅长刑事辩护 / 行政诉讼 / 建设施工合同纠纷 / 交通事故等民商事案件

杨小根律师

杨小根律师

专业领域:刑事诉讼、大额经济纠纷、行政诉讼等

张景航律师

张景航律师

专业领域: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物权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

邵鹏飞律师

邵鹏飞律师

简介: 执业期间办理过大量合同纠纷案件、交通事故纠纷、侵权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物权纠纷案件,也代理过行政案件、刑事案件。在大量的出庭应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诉讼办案经验。在非诉方面,为他人提供过法律咨询、对合同进行审查起草、写律师函等法律文书的处理经验等。 执业理念:坚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张玉柱律师

张玉柱律师

在律师执业生涯中擅长领域:刑事辩护、民商事合同争端解决、交通事故纠纷、房产、经济纠纷处理。

更多律师 更多律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返回首页 律师团队律师团队 电话咨询电话咨询